P2P丨P2P收益诱人,还能投吗 ? - a podcast by 黄俊鹏_ego

from 2018-06-04T23:00:01

:: ::

你好!我们今天来聊的是P2P,随着e租宝和善林等P2P平台相继倒下,很多人确信,P2P就是骗人的,我们要离它远远的。

那么,P2P真是骗子吗,其实,P2P是peer to peer的意思,它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之间互相连接的意思。它最早被用于网络资源下载。你下载一部电影,传统的方式是到中央服务器上下载,有一个用户来下载的时候,下载速度会很快,当有成百上千个用户一起下载的时候,下载速度就变慢了,为解决这个问题,P2P的传输方式就被发明出来。它打破了每个用户只能与中央服务器连接的限制,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可以传输数据。下载速度不再因为下载人数的增加而变慢。这很好的解决了网上信息交换的问题,于是P2P的优点被人总结出来:

1、它不再依赖某个“中心”;

2、它使系统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连接起来承担输入与输出的角色。P2P被应用到互联网金融领域,就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。

比如你想借10万元,愿意付10%的利息。我有10万想理财,回报不能低于7%。那么,这时需要一个平台来撮合这笔交易,将我的10万元通过这个平台借给你,平台自己抽3%的中介费。这种模式好到爆表,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。但却有很多平台跑路,为什么呢?

2018年4月24日,上海警方发布微博称,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 “善林金融”的控制人周伯云等8人被批捕。小伙伴们都被他们600多亿的涉案金额震惊了。

今年以来已有139家网贷平台停业,这还是保守数据。有这么多P2P平台跑路,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以下两点。

一、单靠收取借贷双方的中介费,很难运营下去。

P2P作为信息中介平台,监管层规定,你就只能收取中介费,这个费用是很低的,你无法像银行一样赚取存贷差。仅仅这么一点收入,很难覆盖平台日常运营,更别说盈利了。来看美国的P2P平台Lending Club,始终坚持中介服务,不接触资金,没有资金池,收入仅仅是借贷双方的服务费。2016年它就亏损了近1.5亿美元,上市以来,它的股价已经跌了将近80%,上市初期总市值是50亿美元,截至2018年4月28日,市值只剩了11.33亿美元。所以,P2P平台只靠收取中介费,是很难活下去的。

在巨大的压力面前,很多平台都打起歪主意,开始筹建资金池,但是想借钱的人没有那么多,不能及时把钱借出去,于是很多资金堆压在自己的平台上,简单说就是很多钱在平台自己的手上。

当钱积累到一定数目,聪明的平台这个时候就有个新的想法,就是拿资金池里的钱付前面钱的利息,因为只要后面的钱源源不断的进来,那么前面的钱一直就会有利息拿,而且这个利息也不低。对你来说,这个平台挺好的,只要钱放在里边啥心也不用操,一年能拿个百分之十以上的年化收益,所以也不会急着去提现。那么问题来了,当资金达到一个临界点,后面的钱覆盖不了前面钱的利息,并且有人开始提现的时候,那么资金池里的钱会逐渐减少,最后资金断裂,断裂之后引发大量的赎回,最终雪崩。这时P2P平台只能跑路了,e租宝和善林金融就是这么干的,其他类似的平台,最后的结局也都差不多。

二、不理解金融的本质

P2P平台跑路的根本原因是,他们的管理层大多是做互联网出身的,认为互联网能改变一切,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金融的本质,那么,什么是金融的本质呢?直白的说,就是要努力减少借方和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,从而为双方创造共赢的局面。

比如,你省吃俭用十几年,突然,来了一个陌生人问你借钱,说他要开店,并承诺给你一定的利息,你会把钱借给他吗?明显不会,为啥不能借钱给他呢?首先,如果此人是个骗子,拿了你的钱跑路了,你很难把钱追回来;其次,如果他开店失败了,你可能血本无归,因为他根本没钱还你。换言之,你不了解此人的信用度,也不了解他开店的前景,这就是信息的“黑盒”。那么,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呢?他们能很好减少这种信息“黑盒”,他们会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,对贷方做出信用评级。那么,你把钱存给银行,而银行又把钱贷给既诚信又有光明前景的企业。结果,你获得了投资回报,而企业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,可谓互利共赢。但如果银行不能很好的评估企业的信用,贷出去的钱没收回来,那它就没有给客户创造任何有效的价值。

P2P公司之所以会大量的倒闭,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那就是他们没有做好风控。大家都知道,现在银行给储户的存款利息很低;同样,它给企业的贷款也不会太高。而为了与银行争夺客户,P2P公司给投资者的回报要比银行高;给企业贷款的利息也一定比银行的高。什么样的公司会找P2P平台借款呢?一没抵押品,二是银行不愿意借款的小微企业。没有抵押物,风险会很大。比如。有朋友向你借50万做生意,结果他把钱全赔进去了,干脆赖账不还,这样你损失了50万,他几乎没有多大损失,要是有抵押品呢,情况会好很多。你借朋友50万,但是让他拿30万的资产做抵押。如果他经营不善,想要违约,他就损失了30万。用这个方法,银行可以防止贷款企业赖账的想法,能够很好的控制自身的风险。把钱贷给无抵押物的小微企业,这意味着P2P比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。在此背景下,要想很好的控制风险,就需要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,包括它的信用情况、经营情况、借债历史等等。只有把这一切都弄清楚了,才能避免信息“黑盒”带来的风险。但是,借贷企业信息的收集、核实、分析和评估,是一个漫长而又细致的过程,有很多工作要做,而这些,恰恰是很多P2P平台最大的短板,这才是导致很多P2P平台坏账居高不下的主因,披露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


说了这么多,还有P2P平台可以投资吗,当然有,首先,你投P2P之前要看平台的信用背书,比如,陆金所有平安这么一个爹做背书,当然可以投,出了事可以找平安,正所谓: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”。有些平台打擦边球,遮遮掩掩的好像背景很硬,一旦出了事,很难有个有实力的爹来善后,不能投。

光看信用背书行不行,不行,诸葛亮是扶不起阿斗的,还要看公司管理层的金融背景及工作经验,比如管理层是否金融或相关专业出身,有无相关的经验等。

接下来是看平台是否有违规的土壤,所做的事情是否按国家相关要求做的,比如不接触客户资金,就是没有资金池,资金是委托银行存管。

最后,送大家一句话,投资有风险,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要分散投资,你在P2P里的投资,最好不要超过你可投资资产的10%。

好,今天课程就讲到这里,我们下周二再见。



喜马拉雅的朋友们,欢迎大家

点评分享您的看法。如果您觉得这堂课有价值,欢迎您订阅或者转发,让更多的人受益!

Further episodes of 乱七八糟闲聊

Further podcasts by 黄俊鹏_ego

Website of 黄俊鹏_ego